参考文献/References:
[1]丁国旗.我们的文化自信从何而来?[J].湖南社会科学,2012(1):6-9.
[2]陈海澄.景德镇瓷录[J].景德镇陶瓷,2017(6):18-22.
[3]方李莉.本土性的现代化如何实践——以景德镇传统陶瓷手工技艺传承的研究为例[J].南京艺术学院学报(美术与设计版),2008(6):20-27+205.
[4]詹嘉,何炳钦.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——景德镇陶瓷的特征与功能[J].文艺争鸣,2010(22):128-131.
[5]任华东,黄文卿.近十年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述评[J].文艺理论与批评,2014(6):130-133.
[6]黄山涯.视频影像对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视化保护[J].农业考古,2011(6):318-320.
[7]王健.基于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的生产性保护探析[J].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,2012(5):12-15+28.
[8]王磊峰,许亮.景德镇制瓷手工技艺生产性保护路径探赜[J].美与时代(上),2020(4):33-35.
[9]龚保家,唐文丽.景德镇制瓷工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[J].艺术评论,2011(10):113-115.
[10]龚志文,杨建仁,袁芳芳.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风险评价研究[J].金融教育研究,2020(3):72-80.
[11]任华东.“数”说景德镇陶瓷非遗传承人的保护[J].文艺理论与批评,2015(6):134-137.
[12]王清丽,马莉.文化生态学视阈下的景德镇陶瓷工匠与作坊的保护[J].艺术评论,2018(12):144-149.
[13]彼得·圣吉.第五项修练——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[M].上海:上海三联书店,2001.
[14]姬新龙,王仕琦.民营经济、企业风险承担与“继创者”成长[J].金融教育研究,2021(1):53-61.
[15]柴俊青.中国传统师生关系理念透析[J].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,2004(2):132-136+144.
[16]吴岳军.传统手工技艺“现代传承人”培养研究[J].教育学术月刊,2019(4):49-54.
[17]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[N].人民日报,2021-3-13.
[18]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三年行动计划(2019—2021年)摘要[J].景德镇陶瓷,2020(1):1-4.
[19]习近平.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[N].人民日报.2020-9-23.
[20]王勇.全球化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冲击[J].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,2008(S1):36-39.
[21]丁元竹.“十四五”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相关政策措施研究[J].管理世界,2020(11):22-35.
[22]吴雅思.勤俭德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内涵、转换及其模式建构[J].金融教育研究,2014(5):74-78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