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考文献/References:
[1]柴化敏,李晶.住房公积金与流动人口住房需求研究——基于2016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[J].社会保障研究,2020(4):31-48.
[2]路锦非,肖雅勤.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多维政策效应研究——兼论提升公积金“租购并举”的均衡住房功能[J].华东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9(4):123-132+188.
[3]卢云鹤,万海远.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收入分配效应[J].经济学(季刊),2020(1):87-106.
[4]郭磊,胡晓蒙.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的调整对谁有利?——基于社会建构理论的分析[J].公共行政评论,2020(5):23-43+204-205.
[5]李燕,刘传哲.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的实质与向度研究[J].山东社会科学,2016(3):145-149+176.
[6]郭磊,许玲玲.企业住房公积金缴费的所有制差距——基于时间和空间的二维分析[J].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,2018(5):86-96.
[7]詹鹏,万海远,李实.住房公积金与居民收入分配——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研究[J].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,2018(9):22-40.
[8]金双华.住房公积金政策对收入分配影响研究——基于缴纳-提取路径的分析[J].财贸研究,2018(12):70-79.
[9]陈峰,张妍.住房公积金到底支持谁购了房?——住房公积金制度存续的微观证据[J].财政研究,2018(9):93-105.
[10]徐跃进,吴璟,刘洪玉.住房公积金政策与缴存职工收益[J].统计研究,2017(5):49-58.
[11]袁春生,熊谜,赵云珠.管理层权力、内部控制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[J].金融教育研究,2020(1):54-66.
[12]金双华.住房公积金政策对收入分配影响研究——基于缴纳-提取路径的分析[J].财贸研究,2018(12):70-79.
[13]刘善仕,孙博,葛淳棉,等.人力资本社会网络与企业创新——基于在线简历数据的实证研究[J].管理世界,2017(7):88-98+119+188.
[14]张东旭,宁美军.员工福利与企业创新绩效——基于企业年金的研究[J].山西财经大学学报,2021(4):99-111.
[15]马永军,张志武,赵泽.技术引进、吸收能力与创新质量——来自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经验证据[J].宏观质量研究,2021(2):59-73.
[16]孙林杰,彭丽霞,孙万君.研发成本粘性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联性研究[J].科学学研究,2021(5):1-14.
[17]罗进辉,杜兴强.媒体报道、制度环境与股价崩盘风险[J].会计研究,2014(9):53-59+97.
[18]郭磊,许玲玲.企业住房公积金缴费的所有制差距——基于时间和空间的二维分析[J].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,2018(5):86-96.
[19]陈冬华,陈信元,万华林.国有企业中的薪酬管制与在职消费[J].经济研究,2005(2):92-101.
[20]李小建.经济地理学中的企业网络研究[J].经济地理,2002(5):516-520.
[21]李培功,沈艺峰.经理薪酬、轰动报道与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[J].管理科学学报,2013(10):63-80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