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考文献/References:
[1]何 玉,李 杰.美国金融危机的会计原罪[J].财会月刊,2010(03).
[2]罗西瑙.没有政府统治的治理[M].剑桥大学出版社,1995.
[3]全球治理委员会.我们的全球之家[M].牛津大学出版社,1995.
[4]林钟高,于 鑫,吴玉莲.全球会计治理框架下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分析[J].会计之友,2009(01).
[5]陈 堃.全球会计治理及启示[J].河南工程学院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1(03).
[6]赵彦锋.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计量的重塑及启示[J].黄河科技大学学报,2012(03).
[7]郭冬乐,李 越.制度秩序论[J].财贸经济,2001(06).
[8]陈心刚.全球治理依托于人类秩序——访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林尚立教授[J].理论参考,2007(05).
[9]赵 隆.全球治理的核心变量:基于微观角度的分析[J].广东行政学院学报,2012(03).
[10]俞可平.全球治理引论[J].马克思主义与现实,2002(01).
[11]陈承新.国内“全球治理”研究述评[J].政治学研究,2009(01).
[12]常 勋.国际会计[M].北京: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,1999.
[13]裘宗舜,韩洪灵.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重组前后目标及结构之比较[J].上海会计,2002(06).
[14]孔令辉,汤湘希.国际等效:会计准则协调的理念诉求[J].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,2011(01).
[15]刘玉廷.中国会计改革开放三十年回顾与展望(上 )——我的经历、体会与认识[J].会计研究,2008(12).
[16]杨 钰.中国会计国际协调度研究:来自资产定价相关会计事项的经验证据[D].厦门大学博士论文,2007.
[17]李荣林译.国际会计学[M].上海: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,2003.